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衡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5
衡南县于 1952 年 6 月从衡阳县境内析出东部和南部设置,因地处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
衡南县的命名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南岳衡山,以七十二峰的壮伟雄姿,被誉为 “天下名山”。衡南县坐落于衡山之南,仿佛是衡山这位巨人庇护下的一颗璀璨明珠。这种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衡南县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了其文化发展和经济走向。
从历史沿革来看,衡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这里就始建酃县。历经数千年的变迁,这里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衡南县所属的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但始终与衡山有着紧密的联系。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 年),以衡州府衡阳县 “路当要冲,事繁难治” 为由,分东南之境置清泉县,西北为衡阳县。而到了 1952 年,衡南县正式成立,其名称因地处衡山之南而确定,延续至今。
衡南县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识,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衡南县总人口达 113 万人,截至 2021 年,常住人口为 79.81 万人。
衡南县拥有如此规模的人口数量,反映出这片土地的吸引力和活力。众多的人口为衡南县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从人口分布来看,衡南县下辖 3 个街道、19 个镇、1 个乡,各个地区的人口分布虽有差异,但共同构成了衡南县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在城镇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而在乡村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也保留着一定规模的常住人口。
近年来,衡南县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口的流动和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为衡南县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良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入。
衡南县的人口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共同生活,为衡南县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生产平稳:2024 年上半年,衡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5.85 亿元,增长 1.7%。其中,蔬菜播种面积 4.43 万亩,增长 2.8%,产量达 11.08 万吨;瓜果种植面积 1.31 万亩,增长 0.7%,产量 3.15 万吨;畜牧业生产略有回落,生猪出栏 64.51 万头,下降 4.5%,猪肉产量 4.98 万吨。衡南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土壤品质,为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生产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2.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 0.7 个百分点。制造业贡献大,全县规模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4.3%,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 1.7 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3.6 个百分点。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全县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74%,同比提高 4 个百分点。重点企业拉动有力,特变科技、华信资源、双胞胎饲料、正大饲料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 419.1%、108.9%、140.9%,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服务业生产稳中放缓: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 102.19 亿元,增长 4.9%,增速较一季度回落 0.3 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增速回落,1 - 5 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26.8%,增速较 1 - 2 月回落 3.3 个百分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速较 1 - 2 月分别回落 41 和 25.9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加快增长,1 - 5 月,全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4.7% 和 8.8%,较一季度分别加快 4 和 5.1 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小幅下降,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9.3%,较一季度回落 1.2 个百分点,占 GDP 比重较一季度下降 4.8 个百分点。
市场消费持续回暖:2024 年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6.18 亿元,增长 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0.3 个百分点。网络消费增势强劲,全县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 0.67 亿元,增长 17.7%,占全县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 2.2%,同比提高 0.1 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商品需求加快,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 2.51 亿元,增长 55.9%,同比提高 23.4 个百分点。其中 6 月增长 44.7%,较 1 - 5 月加快 3.5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今年以来高速增长;城镇消费占主导位置,全县限上法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6.17 亿元,增长 40.2%,占限上消费品市场的 89.5%。限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0.73 亿元,增长 16.4%,占限上消费品市场的 10.5%,城镇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15.1%,较一季度下降 15.2 个百分点。产业投资一升两降,全县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1.3%,第一、二产业投资分别下降 100% 和 30.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加剧,全县房地产投资下降 8.5%,较一季度下降 37.7 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降幅扩大,全县非国有投资下降 22.6%,降幅较一季度扩大 17.3 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69 亿元,增长 11.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 6.66 亿元,增长 10.2%。收入质量进一步优化,全县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 68.7%,较一季度提高 2.1 个百分点;主要税种两降一升,全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下降 7.4% 和 2.9%,个人所得税增长 11.0%;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县民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为 63.7%,较去年同期提高 2.8 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上半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652 元,增长 5.6%,增速较一季度回落 0.4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249 元,增长 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961 元,增长 5.8%。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 1.25,较上年同期缩小 0.01;居民消费持续增强,全县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3880 元,增长 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5012 元,增长 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3143 元,增长 5.4%。
企业利润持续改善:一是企业亏损面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 11.3%,同比缩小 0.9 个百分点;二是七成企业全面增收。上半年,全县规模工业 25 个行业中,18 个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高达 61.5% 和 184.9%;三是收入成本有所下降。上半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每一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较一季度减少 0.22 元。
湖南岐山国家森林公园: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由岐山片区和石牛峰片区两部分组成,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西部。岐山原名凤凰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 570.6 米。这里有植物 400 余种,是我国珍贵植物基因库和标本园,亦是我国江南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岐山凤凰谷拥有我国南方目前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低海拔原生阔叶林,景区内有凤凰湖、车江金马湖、清花溪 3 处风景各异的湿地。景区由三条多姿多彩的森林峡谷组成,以吴家湾、白竹山谷两处最为可观。景区内有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 —— 万寿仁瑞寺,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每年前来礼佛参禅的中外香客达数万人次,是东南名刹之一。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评审成功,为衡阳市国家级森林公园增添了新的靓丽名片。
衡阳江口鸟洲景区:江口鸟洲位于衡阳市衡南县东南部,地处耒河中间,四面环水。1984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和湖南省唯一以保护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距衡阳市中心 18 公里,交通便利。江口鸟洲的核心区域面积 35 公顷,总面积 70 平方公里,由陈家洲、张家洲、龙家洲三个岛组成,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洲上古树修竹成荫,气候温暖凉爽,附近水库、池塘星罗棋布,稻田、森林延绵成片,鸟类食物丰富,是鸟类活动的理想王国。一年四季在这里栖息和繁衍的鸟类有 18 目 38 科 208 种,总数达 12 万只以上。每天清晨和傍晚是观鸟的最佳时期,万千只鸟成群结对,鸟洲上空,群鸟瞅瞅,或翔或翻,或跃或跳,煞是壮观。江口鸟洲被誉为 “人群中鸟的天堂”,先后有美国、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鸟类专家来此考察观光,每年有数十万人次的游客来鸟洲观鸟和旅游。
湖南衡南莲湖湾国家湿地公园:湖南衡南莲湖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与常宁市交界处,规划总面积 898 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 808.2 公顷,湿地率达到 90%。湿地公园以保护河流季节性景观和多样的野生鱼类为重点。莲湖湾河水清澈,水质优良,可称衡阳市湘江上游之最,水域面积约 4000 余亩,水面开阔,水位稳定,优美的生态风景形成了莲湖湾别具一格的景区风格。因莲湖湾河泽两徬的水里生长着 2600 亩莲荷而得美名,荷花盛开时,与水中的渔船、沿岸的稻田和农家融为一体,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被摄影家誉为 “摄影天堂”“湘江上最美的乡村”。莲湖湾生态农庄是湖南省级渔业休闲示范点、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湖南省 “文化惠民基地”、湖南省移民后期产业化扶持示范基地、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广大户外爱好者和市民朋友周末度假的好去处。
大渔村王氏宗祠:衡阳王氏宗祠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 (1061 年),是中南地区保护规模最大、最完整、最具南方典型、最有艺术价值的明代风格中国建筑。王氏宗祠在明永乐时进行过大修,清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又多次维修,御赐 “楚南第一家”。2010 年 5 月 28 日,批准为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 年 5 月 3 日,被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坐北朝南,砖、石、木混合结构。有 48 根主柱、柱础、13 条门框等均系石料加工而成。全祠由正堂、左右祠阁五栋联为一体,石柱木梁,硬山顶,盖小青瓦;栋间施风火山墙,两端爪角飞翘,祠高 12 米。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为前后厅,左右为厢房,前置回廊。前厅由正堂、左贤达祠、右节孝祠组成,各三开间,进深一间;前厅正中为戏台,施八角藻井。后厅由崇本堂、左贤达堂、右节孝堂组成,各三开间,进深二间。前后厅之间为天井。左厢房为培槐阁,右厢房为羹梅阁,各六开间,置楼。正门用汉白玉制作,门额阴刻楷书 “衡阳第一家”,周施二龙戏珠高浮雕。王氏宗祠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部分构件系明代原物;石构件上的雕刻和木构件上的彩绘丰富精美;门联、柱联保留了明代尚书湛若水、曾朝节、清代状元罗洪先等贤达名流的书法真迹。
云集窑:云集窑遗址群位于衡南县新县城云集镇云集村,临湘江西岸,呈带状分布,规格大、数量多,在全国也不多见。云集窑为民间龙窑,始建于唐代末年,兴盛于宋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 400 余年。云集窑是我省现存规模大、保存时间长、贮存量多的古窑址群之一,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有着重要价值。2013 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衡南县博物馆:衡南县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民俗等多方面展示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包括古代文物、现代艺术品和地方民俗物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衡南文化的好机会。
衡南县古村落:衡南县保存了许多古老的村落,这些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也可以欣赏到古朴的建筑风貌。
衡南物产丰富,美食众多。古城西瓜、茅市丁豆腐、纹山珍珠枣、“鸽来香” 乳鸽、冠市红豆干、宝盖白果、“鹤翔” 牌烟叶、“湘黄鸡”、“绿贝” 香菇等特产俏销全国各地。其中,茅市丁豆腐以其细腻的口感、浓郁的豆香而闻名。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经过多道工序,使得豆腐质地嫩滑,无论是煎、炒、煮还是凉拌,都别有一番风味。“鸽来香” 乳鸽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选用当地优质乳鸽,经过精心烹制,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肉质鲜嫩多汁,让人回味无穷。“湘黄鸡” 是衡南的特色禽类,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以用来炖汤、红烧或者清蒸,味道醇厚,深受食客喜爱。
衡南县的酒店数量不断增加,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目前,衡南县拥有各类酒店、宾馆数十家,涵盖了从经济型到高端豪华型的不同档次。这些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旅游接待能力方面,随着衡南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接待游客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23 年,衡南县共接待游客 368.6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33.57 亿元。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衡南县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丰富旅游内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衡南,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特色美食和不断提升的旅游接待能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索和体验。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亦或是品尝美食的盛宴,衡南都能给人带来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