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衡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5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东隔舂陵水与耒阳市为界,南与郴州市桂阳县相连,西与永州市祁阳县接壤,北濒湘江与祁东县、衡南县二县相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多个地区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公路方面,京港澳高速复线、省道 214 线贯穿南北,华常高速、国道 356 线横跨东西;铁路方面,境内瓦松铁路连接京广线竣工通车,境外与耒阳高铁站仅 20 分钟车程;水路方面,水口山湘江千吨级航运码头直达长江;航空方面,距南岳机场不到 30 分钟车程。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成为湖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货物出境珠三角距离最近、运输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
常宁市下辖 14 个镇、4 个乡、5 个街道。全市面积 2046 平方千米。这样的行政区划既有利于行政管理的高效性,又能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特色优势。各个镇、乡、街道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常宁市的全面发展。例如,柏坊镇、水口山镇等以工业发展为重点,而塔山瑶族乡则充分发挥其民族特色,发展特色旅游。这种合理的行政区划为常宁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常宁市历史悠久,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变化。先秦时期,常宁所在地属三苗部落,后楚人移民至此,周朝以前属荆,战国时期属楚。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常宁属耒阳县。三国吴太平二年(257 年),孙亮将耒阳县拆分为新宁、新平二县,常宁属新宁县。东晋太元二十年(396 年),新平县并入新宁县。隋朝时期,新宁县属衡州总管府。唐朝神龙二年(706 年),新宁县治由三峒迁至麻洲;开元九年(721 年),县治由麻洲迁至宜江,即今县城地。唐天宝元年(742 年),新宁县改为常宁县,属衡州。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及中华民国时期,虽行政区域有所调整,但常宁之名一直沿用。1996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常宁县,设立常宁市(县级),由衡阳市代管。
唐玄宗将新宁县改为常宁县,取常年安宁之意。这一名称的改变,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对这片土地的美好期许。因境内宜水河流经,故常宁别名宜城。常宁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变迁,但 “常宁” 这个名字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生息繁衍,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常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如今,常宁市作为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2023 年常宁市常住人口总数为 77.14 万人,城镇化率为 52.97%。这一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常宁人口生活在城镇地区。其中,城镇人口总数为 40.86 万人,乡村人口总数为 36.28 万人。
城镇化的发展为常宁市带来了诸多变化。城镇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镇居住和生活。同时,乡村地区也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乡村人口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常宁市 2023 年户籍总户数为 28.12 万户,户籍人口总数为 92.72 万人。户籍人口数量反映了常宁市的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与常住人口相比,户籍人口数量略多,这可能是由于部分人口外出务工、求学等原因,导致常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户籍人口的分布情况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常宁市下辖 14 个镇、4 个乡、5 个街道,各个地区的户籍人口数量有所不同。例如,宜阳街道、泉峰街道等城镇地区的户籍人口相对较多,而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户籍人口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常宁市的人口状况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常宁市应继续关注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来常宁居住和发展。
根据 2023 年 1—10 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常宁市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1—9 月)为 316.0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41.45 亿元,增长 3.8%;第二产业 111.4 亿元,增长 12.7%;第三产业 163.24 亿元,增长 2%。三产业比重为 13.1:35.3:5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 14.6%,在衡阳地区七县市中排第 3 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 2.1%,排名第 7 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3.91 亿元,增长 10.9%,排第 3 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43 亿元,增长 5.29%,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 80.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5 亿元,增长 11.38%,地方税收收入 9.24 亿元,增长 6.2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430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 382 亿元,增长 12.9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289 亿元,增长 9.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 月)33803 元,增长 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 月)18813 元,增长 6.5%。
常宁市 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 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2% 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5% 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 7.5% 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8% 左右,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 左右。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省下达的能耗 “双控” 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
为实现这些目标,常宁市大力实施 “制造立市、文旅兴城” 发展战略。在制造业方面,紧紧围绕有色金属和湘南纺织两大千亿产业,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等发展战略,大力推行 “精准招商”,瞄准 “三类 500 强”“国字号”“央字头” 以及领军龙头企业等重点目标,瞄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等小巨人企业,不断提升招引的针对性。拓宽渠道,坚持把推动 “湘商回归” 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拓展信息源、项目源、客商源,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总部回建。同时,坚持项目为王,夯实发展根基。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全力以赴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对标重大项目建设 “五制一平台” 考核督导要求,完善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千方百计推动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全力抓好要素保障,努力实现项目落地 “零等待”、开工 “零障碍”。全力筑牢安全底线,落实安全责任措施,严把项目安全关、质量关,确保平安建设、平安发展。
在文旅方面,加快文旅深度融合,举办樱花季、杜鹃花节等旅游专题活动,提升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中国印山、天堂山等景区旅游品牌效应,推动法定假日消费集中释放,带动餐饮、住宿、电商等产业复苏增长。同时,常宁歌剧、常宁版画文化品牌捷报频传,《八百矿工上井冈》亮相中国歌剧节,荣获 “优秀剧目” 奖,同名电影全国公映。常宁版画荣获全国 “一县一品” 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以庙前印山景区为龙头,水口山红色工矿游、塔山瑶家风情游和乡村生态游 “三驾马车” 并驾齐驱,形成 “全域、全季、全景” 的旅游格局。建立多个文化研学、沉浸体验、生态观光、健身康养等乡村文旅基地,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在 “企业 + 村集体 + 农户” 的发展模式下,助力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 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原始森林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闻名遐迩。公园内植被覆盖率极高,据统计,高达 95% 以上。这里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 3 万个,是进行森林浴的理想之地。游客漫步其中,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公园内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珍稀树种繁多。在这里徒步探索,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2. 常宁大峡谷
常宁大峡谷以壮观的地貌和清澈的溪流著称。峡谷内峭壁险峻,溪水潺潺流淌。峡谷深度可达数百米,两侧的峭壁如刀削般笔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峡谷中的溪流清澈见底,水中鱼儿嬉戏,为峡谷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这里是探险和摄影爱好者的绝佳去处,游客可以沿着峡谷步道前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吸引着数万游客前来探险观光。
3. 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风景区以秀美的山水和丰富的佛教文化知名。山上寺庙众多,香火鼎盛。这里的寺庙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庄严肃穆。山上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在云台山,游客可以登山观光,参禅悟道,体验心灵的净化。据记载,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前来朝圣,同时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美景。
4. 常宁湖国家湿地公园
常宁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观鸟和休闲的好去处。公园内湖泊星罗棋布,湿地生态系统完善。这里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据观测,每年有上百种候鸟在此栖息越冬。游客可以在此观鸟、划船,享受宁静的湖光山色。湿地公园内的植被丰富多样,水生植物繁茂,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5. 天堂山
天堂山海拔 1265 米,是湘南地区除南岳祝融峰外第一高峰。这里地势素雅秀丽、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 90.8%,负离子含量达 3.9 万个每立方厘米,有 “森林氧吧” 之美誉。天堂山一年四季,一季一特色,一季多景色。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悄然绽放,绚丽多彩;夏季,雨后常见缕缕轻雾,构成奇特的云海大观;秋季,可眺望日出,美不胜收;冬季,赏雾凇,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1. 白鹿原风景区
白鹿原风景区以《白鹿原》小说而闻名。这里不仅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客可以参观小说中的场景还原,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在这里,还可以体验农耕文化,了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景区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2. 黄龙洞
黄龙洞是处集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溶洞。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被誉为 “地下艺术宫殿”。据专家考证,黄龙洞的形成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洞内的钟乳石有的像仙女下凡,有的像巨龙腾飞,让人叹为观止。游客在此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杰作,感受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
3. 常宁古城
常宁古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古城内的街道狭窄而古朴,店铺林立,充满了生活气息。这里的古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游客在此可以漫步古街,品尝地方小吃,感受古城的历史韵味。古城中的一些古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4. 常宁博物馆
常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是了解常宁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馆内展览丰富,既有古代文物,如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等,也有现代艺术作品。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常宁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游客在此可以深入了解常宁的历史,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5. 中国印山
中国印山以其独特的印章文化而闻名。这里汇聚了数千枚印章,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印章风格。印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游客在此可以欣赏到印章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国印山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着众多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交流。
常宁的美食丰富多样,每一道都蕴含着独特的地方风味。
1. 后洛豆腐
作为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洛豆腐名声响亮。其制作工序十分考究,强调精选泡透、磨浆均匀、滤浆精细、煮浆透彻、点膏恰当,不抓豆腐皮。从选料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当地人的智慧和心血。得益于泉峰冠山脚下天然无污染的环境,造就了品质优良的黄豆和明亮甘甜的泉水,使得后洛豆腐口感细腻绵滑,质地细若凝脂,久煮而不碎。刚做好的豆腐白嫩,散发着淡淡的鲜与滑,如乡间歌谣般质朴,是常宁地区别具一格的上等筵席,也是萦绕在常宁人心头的家乡味道和记忆。
2. 常宁凉粉
常宁凉粉用当地水果制作,工艺虽简单却需要耐心。先将凉粉果去皮晒干,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反复揉搓出汁,半小时后便凝成晶莹透明的凉粉,加入配料即可食用。这道美食好吃到爆,是常宁人夏日里的最爱之一。
3. 粉蒸螺丝
用地道的螺丝肉制作,选用新鲜螺丝,用油爆炒后,将米磨成粉末状加入适当配料,再把炒好的螺丝放入,加入适量水搅拌,盖白布放入锅中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多吃也不油腻。
4. 米麸蒸肉
选好五花肉切片并按摩,加入适当配料腌制后放入锅中蒸。肉质肉滑香烂,好吃又不油腻,让人吃了还想吃,充满家的味道。
5. 盘龙黄鳝
黄鳝是常宁农村稻田里的地道野味。制作时不能很快煮,要放一段时间让其吐出肚子里的淤泥,再放入冰箱让黄鳝冬眠,这样煎的时候不会乱跳。用小火煎制,多放辣椒,美味又爽口。
6. 山珍汽水肉
由天然山菌和猪肉末做成肉丸,配料是当地秘方。放入锅中慢火熬制,甜香脆松、汤清味爽、理肝养肾、营养丰富。
7. 常宁烧鸡
选用当地散养土鸡,经过精心腌制后,以传统炭火慢烤方式烹制。鸡肉皮脆肉嫩,香气四溢,外皮酥脆可口,内里肉质滑嫩,富含汁水,是常宁传统名菜之一,在节日庆典和家庭聚会等场合备受青睐。
8. 血鸭
以新鲜鸭血与鸭肉巧妙结合,色泽紫红油亮、鸭肉脆嫩、味鲜辣可口。经过特殊烹调工艺,成为常宁菜系中别具一格的佳肴,深受当地人喜爱。
9. 油茶
由炒熟的茶叶、姜片、食盐、芝麻、花生等材料捣碎混合煮沸而成,味道既香又带点辛辣,是常宁及周边地区流行的早餐饮品,喝一口便能唤醒一天的精气神。
10. 粉蒸肉
常宁的粉蒸肉注重选材和调味,猪肉选用五花肉,肥瘦相间,搭配上等米粉,经过长时间蒸制,肉质软糯而不腻,入口即化。
11. 红薯粉
采用优质红薯淀粉制成,质地柔韧,口感细腻。既可以做成热腾腾的汤粉,也可以凉拌食用,清凉爽口,是常宁人民喜爱的日常小吃。
12. 艾草粑粑
春季时令美食,将艾草与糯米粉揉合,包裹甜馅或咸馅蒸制而成。艾草的清新香气与糯米的软糯结合得天衣无缝,既有营养又有风味,深受当地人喜爱。
常宁的特色美食不仅是满足味蕾的佳肴,更是常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美食承载着常宁人的记忆和情感,反映了常宁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特色。
例如,后洛豆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百年的手艺和味道,见证了常宁的历史变迁。常宁凉粉、粉蒸螺丝等美食则体现了常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常宁烧鸡、血鸭等传统名菜展示了常宁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美食的追求。
在常宁,品尝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次文化之旅。游客可以通过品尝当地美食,深入了解常宁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常宁市拥有众多不同类型的酒店,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据统计,常宁市目前共有酒店 20 余家。其中,包括常宁宾馆、印山国际大酒店等星级酒店,以及一缦・臻酒店、宜尚酒店、恒丰智尚酒店等连锁酒店。此外,还有维也纳酒店、漫州国际酒店、廷泊酒店等各具特色的酒店。这些酒店分布在常宁市的各个区域,方便游客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例如,位于市中心的酒店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适合商务出行和购物娱乐的游客;而位于景区附近的酒店则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休闲度假的游客。同时,常宁市还有一些特色酒店,如维也纳国际酒店常宁壹中心广场店,被评定为湖南省四星级旅游饭店,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服务。
常宁市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常宁市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
在住宿方面,常宁市的酒店床位总数达到了数千个。以常宁市区餐饮住宿业情况统计表为例,常宁宾馆有床位 201 个,印山国际大酒店有床位 176 个,西江宾馆有床位 35 个,金盾宾馆有床位 24 个,锦华宾馆有床位 18 个,红双喜宾馆有床位 64 个,宜城宾馆有床位 65 个等。此外,还有众多连锁酒店和特色酒店的床位,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住宿选择。
在餐饮方面,常宁市的餐饮席位也非常丰富。常宁宾馆有餐饮席位 800 个,怡园宾馆有餐饮席位 300 个,印山国际大酒店有餐饮席位 600 个,红双喜宾馆有餐饮席位 400 个,宜城宾馆有餐饮席位 500 个,聚一堂有餐饮席位 400 个等。这些餐饮场所提供了各种不同口味的美食,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在旅游景点方面,常宁市的各个景区也在不断提升接待能力。例如,中国印山景区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天堂山景区不仅能让游客欣赏美景,还能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此外,常宁市还积极推进旅游交通、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常宁市的酒店数量和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常宁市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宜游的城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