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南岳区游玩攻略

2024-11-15

一、南岳之名,源远流长

(一)历史变迁中的名称由来

“南岳” 一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古属楚地,原名潭州。秦统一中国后,南岳衡山其地属衡阳郡。自那时起,南岳区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多次名称变化。晋惠帝永熙元年(290 年),改衡阳县为衡山县,为县名之始。此后,南岳地区一直随衡山县异动,隋朝属衡州郡,唐属衡州,宋属衡州衡阳郡,元属衡州路,明清属衡州府。民国废府存道,直属衡阳道。1951 年 2 月设立南岳特别区,为县级行政建置,1952 年 7 月撤销,后又历经南岳管理局、南岳县等阶段,最终在 1984 年 5 月设立县级南岳区。从潭州到南岳区,这一名称的变化见证了南岳地区数千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每一次名称的变化,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映了南岳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二、人口概况,活力之区

(一)常住人口与动态变化

根据相关数据,南岳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在不同时期有所波动。2024 年常住人口约为 6.95 万人。近年来,南岳区人口呈现出一些变化趋势。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南岳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部分外来人口流入,从事旅游相关行业,使得常住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年轻人可能会选择到更大的城市发展,导致人口外流。此外,南岳区的自然环境优美,适宜居住,也吸引了一些退休人员前来定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的年龄结构。

(二)人口结构与分布特点

南岳区的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从年龄结构来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南岳区 0-14 岁人口占比 22.02%,15-59 岁占比 61.2%,60 岁以上占比 16.77%,65 岁以上占比 12%。可以看出,南岳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劳动力人口相对充足,同时老年人口比例也在逐渐增加,对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性别比例方面,南岳区男性人口占比 49.6%,女性人口占比 50.4%,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从人口分布情况来看,南岳区辖 1 镇 1 乡 1 街道,即南岳镇、寿岳乡和祝融街道。其中,祝融街道的常住人口相对较多,这可能与该区域的商业、服务业较为发达有关。而南岳镇和寿岳乡则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口分布相对较为分散。总体来说,南岳区的人口分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密切相关。

三、经济腾飞,蓬勃发展

(一)旅游产业主导地位

南岳区旅游产业在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2023 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 1475.08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60.58 亿元,门票收入 3.74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47.36%、45.64% 和 110.87%。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多个行业的繁荣。众多特色美食街、酒店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同时,旅游活动的举办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如 “火火南岳・中国年” 主题活动,从腊月初八持续到正月十五,包括腊八施粥、祈福焰火、新春交响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南岳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此外,南岳还积极举办 “五岳特种兵”“星空节”“祝融探火・南岳观象节” 等新颖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吸引了青年游客和省外游客纷至沓来,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南岳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南岳区的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在农作物种植方面,2023 年翻耕稻谷大田面积 23700 亩,粮食产量 16414 吨;蔬菜播种面积 10483 亩,总产量 22361 吨,其中瓜果类种植面积 1364.38 亩,产量 3221 吨。在畜牧业养殖方面,生猪出栏 1.89 万头,存栏 1.03 万头;羊出栏 0.79 万只;家禽出栏 44.88 万羽。全区农民合作社增长至 85 个,家庭农场达 46 个,耕地面积稳定在 1.65 万亩。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南岳区经济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如皇菊种植、蔬菜基地建设等,推动了农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亮点。

(三)工业与建筑业稳步前行

南岳区的工业和建筑业稳步发展。2023 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29423 万元,虽增长仅 0.1%,但建筑业完成增加值 29864 万元,增长达 13.3%。全区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 13 个,总产值 4.97 亿元,增长 10.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22.98 万平方米,增长 10.4%。工业方面,寿岳乡竹制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充分发挥了当地楠竹资源优势,推动楠竹产业发展。该项目由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组织实施,采用钢架搭建,不破坏土地耕作层,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建筑业的发展则为南岳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财政金融保障有力

南岳区的财政收入和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良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 年公共财政收入 5.83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7491 万元,上划中央收入 8416 万元,上划省级收入 2351 万元。一般预算支出总计 12.63 亿元,用于农林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多个领域。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91.62 亿元,比年初增长 10.8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77.84 亿元,比年初增长 13.8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62.23 亿元,比年初增长 5.12%。存贷比为 67.93%,反映了金融机构对南岳区经济的支持力度。财政金融的稳定运行,为南岳区的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旅游胜地,风光无限

(一)著名景点,美不胜收

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南岳区的标志性景点,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这里有险峻的山峰、古老的庙宇和壮观的自然景观。最高峰祝融峰海拔约 1300 米,“祝融峰之高” 为南岳风光 “四绝” 之首。登上祝融峰,不仅可以欣赏到令人震撼的云海、日出等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古人诗词中的意境。祝融峰上有祝融殿、望日台、望乡台、望月坛等景观,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半山亭始建于齐梁年间(480 - 557 年),位于南岳区和祝融峰的中间,上下各为十里,故名。半山亭周围的参天古松最具风情,由于长年被北风吹刮,枝干一概朝南,似乎在向游人频频招手,引人入胜。立在半山亭门庭眺望,号称 “南天一柱” 的天柱峰直插九霄;向南俯望,便见湘江逶迤,波光如练;向上仰视,隐约可见白云深处的南天门。如今的半山亭不仅是一个景点,更是游客登山途中的重要休息站。

水帘洞是 “南岳四绝” 之一,位于紫盖峰下南岳乡水濂村。这里山青水秀,有山间泉水飞流直下,形成一个个小型的瀑布。道家认为水帘洞是道家的 “第三洞真虚福地”,历来是神仙居住的福地洞天。景区内流泉飞瀑,浓荫蔽日,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溯溪而上,沿途流泉飞瀑,浓荫蔽日,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避暑纳凉、拍摄人像的好去处。此外,这里还有大量的文人骚客、贤达名流留下的摩崖石刻,对于研究南岳历史、古代书法艺术、诗词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方广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游客。方广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方广寺 (050 乡道东),这里还是南岳衡山的宗教圣地之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寺内建筑古朴典雅,周围环境清幽,是游客体验佛教文化、感受宁静氛围的好去处。

(二)旅游设施,日益完善

在交通方面,南岳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衡阳市是全国 45 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辖区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京珠高速潭耒段与衡昆高速衡枣 (木铺) 段、衡大 (浦) 高速在衡阳 T 接;107 国道 (北京至广州)、322 国道 (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 贯穿全境。衡邵、衡炎、京港澳 (京珠高速复线) 潭衡及衡桂、衡岳等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京广、湘桂铁路交汇市区,武广高铁在境内穿过东部;107、322 国道和京珠、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未来的衡阳铁路枢纽将引入七个方向十三条线路,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主要河流湘江、耒水、蒸水、米水,可四季通航,湘江上溯潇水,下入洞庭,通江达海,常年可通千吨级轮船。此外,南岳衡山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推进,如南岳衡山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中心景区康家垅出入口及旅游配套服务建设项目),拟拆除现有门楼及门票服务中心后重新建设,改造建筑周边广场、绿化、道路、景观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住宿方面,南岳区拥有众多酒店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酒店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从高端豪华的酒店到温馨舒适的民宿,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南岳山庄,是衡阳南岳区一处优美的度假胜地,拥有自然风光和舒适的住宿条件。

在餐饮方面,南岳区有众多特色美食,吸引着游客品尝。特色美食街汇聚了各种美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当地的美味佳肴。同时,南岳区还积极举办各种美食活动,如 “火火南岳・中国年” 主题活动中的美食展示,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南岳的美食文化。

五、美食特色,舌尖盛宴

(一)地方美食,独具风味

南岳区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其中衡东土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在湘菜中占据重要地位。衡东土菜代表菜品有大浦血鸭、衡东剁辣椒等,具有 “鲜、辣、美、便” 的特点。头碗又名土头碗,是衡东土菜份量最重的一道菜,由猪脚、发肉、鸡蛋、大卷、红枣等组成。衡东脆肚是明星菜,猪肚炒得微卷,搭配衡东的黄贡椒,下饭又美味。还有麸子肉,以肥瘦比合适的大片猪肉为主料,再加调味品和粘米粉、糯米粉等制作而成,腌制入味后烘焙,肥而不腻,肉香四溢。油豆腐也是必点菜品,衡阳油豆腐炸得外酥里面蓬松,简单烹饪后咬一口满嘴爆汁,鲜嫩好吃。青椒炒鱼,新鲜鱼肉煎至两面金黄,搭配青椒和黄贡椒煮汤,奶白色的汤汁,鱼头酥嫩入味。青椒拆骨肉,用剔骨肉搭配青椒炒,既有瘦肉又有肥肉和肉筋,味道鲜美。扑辣椒炒鸡,选用衡东土鸡,加酸辣的农家扑辣椒一起爆炒,鸡肉鲜嫩不柴,口味酸辣。

南岳素食同样闻名遐迩。南岳素食源于东晋年间,随佛教传入南岳而盛行。其烹饪精细,注重营养搭配,以豆类、子面筋、百合、芋芥、莲藕、红白萝卜及各种瓜菜果为主要原料,仿制成鸡、鱼、肉、蛋等荤菜同名的素食,从外表上看足以乱真,味道清香鲜嫩。典型菜品有一品香、二度梅、三鲜汤、四季青、五灯会、六子莲、七层楼、八大碗、九如意和十样锦等。南岳的豆腐也是素食中的一绝,尤其是南岳豆腐煲,又被称为佛光驻照,是进香客人必吃的美食之一。

此外,还有芋头炖鸡,这道极富有南岳特色的创新土菜,主要原料是新鲜鸡肉、毛芋、鸡蛋饺,加当地剁椒与辅料,经爆炒、炖煮,鸡肉细嫩滑润,芋头香糯回甜,鸡蛋饺松软弹滑,辣而不燥。还有山泉水煮鱼头汤,用南岳水帘洞景区附近的山泉水烹饪,鱼头汤鲜美,鱼头嫩滑。螺蛳肉也是春季的土食材,有 “春季螺,赛肥鹅” 的美称,螺蛳处理得干干净净,简单爆炒后个个 Q 弹微辣,一勺螺蛳伴着米饭,十分下饭。

(二)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衡东土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衡东土菜以本地所产食用农产品为原料,土法烹制,别具地方特色。2020 年,衡东土菜餐饮产业链产值达 43 亿元;2021 年,实现产值 48 亿元。截至 2022 年,衡东县内土菜餐饮经营店 500 多家,县外直营连锁店 600 余家,辐射长沙、广州、深圳、上海、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年营业收入近 4 亿元。衡东土菜以 “土” 闻名,原料 “土产”,烹饪 “土制”,装盘 “土式”,风味 “土韵”。在米酒、茶油、黄贡椒这 “三件宝” 的加持下,形成了 “鲜、辣、美、简” 的独特味道。

南岳素食融合了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饮食风格。南岳素食起初只是僧人的斋饭,后来随着上山进香的人增多,各寺庙开始设立素食铺售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南岳素食技艺逐渐精湛,花样也愈发繁多。南岳素食的特色在于,以豆类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巧妙的烹饪手法,仿制成荤菜同名的素食。南岳素食十样景堪称代表作,用料多样、制作精细、酸甜软脆具备。南岳素食的调料使用也非常讲究,茶油、菜油、食盐、酱油、生抽等为主,与当地的黄豆酱、米烧酒搭配,为素食增添丰富口感。

芋头炖鸡不仅是一道美食,还蕴含着做人要懂进退,方能吉祥如意的寓意。南岳区的美食文化,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地域特色的体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

六、展望未来,璀璨可期

(一)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南岳区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升南岳区的可通达性,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例如,衡阳作为全国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通车以及铁路枢纽的持续发展,将为南岳带来更多的客源。其次,文化旅游的兴起为南岳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南岳区可以深入挖掘道教、佛教文化以及衡东土菜、南岳素食等美食文化,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再者,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南岳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如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

挑战

然而,南岳区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不断涌现,如何突出南岳区的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保护也是南岳区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南岳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此外,人口流动带来的管理压力也不容忽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人口的流入和常住人口的变化,对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发展规划与前景展望

为了应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南岳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在旅游方面,将继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活动。例如,加强与各大旅行社、旅行商、景区景点的合作,精准制定优惠政策和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旅行社组团来岳。围绕 “吃住行游购娱” 旅游产业链条,做强实体经济,推动线上流量变现。同时,深入挖掘南岳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生态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农业方面,将继续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强农旅融合。加大对云雾、岳云、贵妃凰菊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扶持力度,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红星片区田园综合体建设,把农业的生态、旅游、文化等功能有机融合起来,有序发展农工、农商、农旅等多种业态。

在工业和建筑业方面,将继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工业。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楠竹等产业的发展。加强建筑业的管理和创新,提高建筑业的质量和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将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保护力度,推进 “利剑行动” 等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南岳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南岳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各项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南岳区将成为一个更加美丽、宜居、宜游的地方。旅游产业将更加繁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农业和工业将实现协同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岳区将以更加璀璨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