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衡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5
(一)名字由来
蒸湘区之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据古籍记载,湘水发源于广西桂林的兴安县,蒸湘区有灵渠与漓水连接,称之 “漓湘”;湘水东北流至永州北苹口在潇水汇合,称 “潇湘”;再东北流经衡阳北,又与蒸水汇合。蒸水河作为湘江一级支流,贯穿蒸湘区全境,“蒸湘” 由此而得名。
2001 年 5 月衡阳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新成立的蒸湘区延续了这一古老而富有诗意的名称。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从古代的交通要冲、文化交汇之地,到如今的现代化城区,蒸湘区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个名字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画卷,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奋斗与传承。
蒸湘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在不同年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2 年,蒸湘区常住人口为 47.49 万人。而到了 2023 年末,蒸湘区常住人口总数为 28.91 万人,城镇化率为 90%,城镇人口总数为 25.95 万人,乡村人口总数为 2.96 万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蒸湘区的常住人口在近几年有一定的波动。
例如,从 2022 年末到 2023 年初,常住人口减少了 18.58 万人。这种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人口流动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常住人口数量有所变化,但城镇化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反映了蒸湘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不断发展。
蒸湘区的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在户籍人口方面,数据显示蒸湘区的户籍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变化。以 2013 年末为例,蒸湘区全区户籍总人口 24.37 万人,到了 2019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 28.88 万人,比年初增加 0.61 万人。
从城镇、乡村人口比例来看,蒸湘区的城镇化率较高。2013 年末,常住总人口 30.2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7.41 万人,乡村人口 2.82 万人,城镇化率为 90.68%。到了 2023 年末,城镇化率为 90%,城镇人口 25.95 万人,乡村人口 2.96 万人。这表明蒸湘区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镇生活和工作。
此外,蒸湘区的人口结构还在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方面有所体现。例如,在性别比例方面,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在不同年份也有所变化。2013 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 107.7:100,到了 2023 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 102.36:100。这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蒸湘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强动能,交出了靓丽的答卷。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数据显示蒸湘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3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8.68 亿元,增长 3.8%。2024 年一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76.18 亿元,增长 5.0%,增速居五城区第 2 位;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54.52 亿元、增长 5.2%,增速居五城区第 1 位。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蒸湘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产业结构方面,蒸湘区不断优化调整。2023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1:35.9:63.0;2024 年一季度,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0.9:28.5:70.6;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 1.0:31.7:67.3。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蒸湘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且比重呈稳定态势,同时第二产业也在稳步发展,为全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蒸湘区农业生产基本稳定。2023 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25 亿元,下降 3.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3.61 亿元,增长 2.4%。2024 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56 亿元、下降 1.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61 亿元、增长 0.6%。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家禽存栏量和水产品产量也较为可观。
工业:工业总体增势向好。2023 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84.77 亿元,增长 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9%。2024 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37.04 亿元、增长 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0%,增速排名五城区第 1 位。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结构占比分别为 0.2%、69.1%、30.7%。其中,衡钢作为重点企业,对全区工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服务业: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2023 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7.6%、6.3%、5.0%,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 20.56 亿元,增长 8.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长 16.2%。2024 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103.92 亿元、增长 4.6%。分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实现 32.63 亿元、增长 5.2%;住宿业和餐饮业实现 4.08 亿元、增长 10.6%;营利性服务业中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3.4% 以外,其他增速均超过 10%。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8.55 亿元,增长 7.9%。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向上运行的态势。2024 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44 亿元、增长 10.0%,增速排名五城区第 2 位,较一季度上升 6 个百分点。按产业类型,第二产业实现 9.04 亿元、增长 385.1%,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 485.1 个、397.6 个百分点。施工项目个数(不含房地产)42 个、增长 320%。
消费市场:消费回升态势高走。2024 年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109.70 亿元、增长 7.0%,增速同比提升 8.1 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完成 87.76 亿元、增长 7.2%,同比提升 6.9 个百分点;乡村完成 21.94 亿元、增长 5.9%,同比提升 12.1 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零完成 61.05 亿元、增长 11.9%,延续了一季度的高走态势。市场主体保持活跃,“四上” 企业新增 10 家、净增 10 家,排名五城区第 1 位。其中,批发零售业净增 5 家、服务业净增 4 家、建筑业净增 1 家。累计净增各类市场主体 2385 户,净增企业 949 户。
民生保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蒸湘区的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持续稳增,2024 年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5062 元、增长 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4959 元、增长 4.4%。从消费支出来看,全体居民及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 20137 元、19872 元,增速均为 4.2%,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80.3%、79.6%。财政支出突出保障,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为 10.61 亿元,税收收入 9.95 亿元,占比 9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19 亿元、下降 15.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 8.9 个百分点。其中,用于公共安全的支出增长 33.7%,增速较一季度扩大 13.2 个百分点;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的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 24 个、17.5 个百分点。
蒸湘区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衡阳奇石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坐落在衡阳市解放大道西,占地面积约 30 亩,建筑面积约 16000 平方米,绿化占土地面积的 60%。建筑风格为现代徽派,既保留了传统徽派建筑的白墙、灰瓦、马头墙的特点,又兼顾时代的需求,现代化设备齐全。馆内拥有国内外精品奇石和园林石近 5000 余方,还有古生物化石厅、矿物晶体厅、奇石精品厅等。2019 年藏品数量 10154 件套,全年参观人数 6.1 万人次。这里不仅是展示自然奇观的场所,还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是衡阳市委市政府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衡阳百万花海艺术庄园:位于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南部七里山村岳临高速公路东部,占地面积近 2000 亩。这里是一个以花卉花海为载体,以亲子体验与婚恋乐园为主题的新型文化休闲、体验园区。漫山的鲜花、迎风而立的风车咖啡厅、水晶教堂、泡泡餐厅、轮胎乐园、爸爸去哪儿大迷宫等组成了这个满满都是爱的童话王国。四季都有不同的奇花异草绽放,是自然景观与艺术展品的完美结合,适合春天游玩,是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
雨母山风景区:雨母山位于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乡,核心景区面积约 4 平方千米,组合区域面积约 20 平方千米,主体海拔 238 米,相对高 180 米。原名云雾山,因地形影响,易起云成雾,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后因清雍正年间朱道台祈雨成功而更名为雨母山。山上有帝喾祠、雁雨寺、赤松观、灵山庙、张公庙、东山寺等道、佛教场所,还有雨母绿道、艺术家部落、灵山广场、灵山牌坊、十里荷塘、东阳休闲广场、红豆杉基地等休闲场所和基地。雨母山四季鲜明,气候冬暖夏凉,春日杜鹃花开,春笋破土;夏夜山风回荡,湖光映月;秋天茶花遍野,金果满枝;冬天梅花傲雪,枫叶如花。这里以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闻名,是免费打卡的好去处,适合旅游、赏花,无论是赏油菜花、玫瑰花还是桂花,都能在这里找到最美的风景。
蒸湘区作为美食的聚集地,拥有众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
玉麟香腰:这是衡阳的传统名菜,制作工艺复杂,需猪腰、瘦肉、肥肉、五花肉、桂鱼肉等多种材料,再搭配佐料精心制作而成。多种小吃搭配成一碗,极具营养价值。
唆螺:衡阳的地方风味小吃,又名喝螺。选用小螺蛳,连壳一起料理,是人们喜爱的下酒菜。
霉豆腐:味道可口,带有香辣味,色彩鲜艳,气味芳香醇厚,回味无穷,非常开胃下饭。
鱼味当头的特色鱼:在蒸湘区愉景新城有一家 “渔味当头” 小店,一鱼多味,圈粉无数人。店里有翘巴连、角边、桂鱼仔、黑桂鱼、黄沙古、青鱼、草鱼、雄鱼、三角坊、钱鱼、沙鳖、禾花鱼、河虾等众多品种的鱼。做法五花八门,有黄焖,香煎,清蒸,生烧,香辣鱼片,清炖等,每一种做法都能吃出不一样的风味。
衡阳打鱼丸子:衡阳打鱼丸子的习俗历史悠久,彭玉麟独创的渣江土头碗 “玉麟香腰” 里就有鱼丸子。蒸湘区联合街道北塘村的鱼丸味道格外鲜美,是生日喜庆、过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衡阳大杂烩:衡阳传统名菜,原料丰富,有净猪肉、水发墨鱼片、水发云耳、玉兰片、豆笋、香茹等。是蒸湘区餐桌上的常客。
无渣姜片肉片鲜汤:以猪瘦肉、无渣姜、水云耳等为原料,味道鲜美,是蒸湘区的特色汤品。
雨母一锅鲜:由云南干品苞头菇、真姖菇、百灵菇、鸡棕菌、乳牛干菌、黄牛干菌、榆黄菌等七种菌,搭配五花肉、生姜、精盐、绍酒、味精等调料,用鸡汤烹制而成,味道鲜美。
衡阳煎冬瓜:冬瓜去皮内瓤,剞棋盘式花刀,再切块,干红椒切末等用。炒熟后,冬瓜色泽金黄,口感软糯。
蒸湘区有许多美食街区,汇聚了各种特色美食。其中,常胜西路就是一条著名的美食街,这里有奇鱼夫・剁椒片片鱼 (常胜西路店),其剁椒鱼头肉质鲜嫩,鲜辣可口;七里香・海鲜烧烤 (常胜西路店),以蒜蓉烤生蚝、烤扇贝等海鲜烧烤为主;有间虾铺 (常胜西路店),主打小龙虾,蒜蓉小龙虾、麻辣小龙虾等口味深受食客喜爱;久焗碳烤海鲜 (常胜西路店),海鲜新鲜,碳烤味道独特。此外,还有衡府・小院私房菜 (常胜西路店)、唞妞・牛杂火锅 (常胜西路店) 等各具特色的美食店铺。
蒸湘区金柘小区有老东北铁锅炖东北菜,南华大学附近的常胜西路有紫竹林 (南华分店) 小吃、和记港式茶餐厅 (南华大学店) 等,为食客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
蒸湘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蒸湘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无论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宴请宾客,蒸湘区的美食都能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和愉悦的体验。
蒸湘区作为衡阳市的重要城区,拥有众多高品质的酒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蒸湘区的酒店数量超过二十家。其中不乏知名品牌酒店,如衡阳华天大酒店、衡阳喜来登酒店、衡阳国贸大酒店、衡阳南岳华天大酒店、衡阳万达嘉华酒店等大型酒店。此外,还有诸如衡阳亦间君雅酒店 (华新开发区市政府店)、ParkPlaza 丽亭酒店、衡阳林隐假日酒店、衡阳雨母山庄 (雁雨寺店)、廷泊酒店 (衡阳星美红星美凯龙店)、衡阳蒸湘华美达酒店、衡阳华新希尔顿欢朋酒店、怡程酒店 (衡阳高新区科技园店)、宜尚酒店 (衡阳蒸湘阳光美城店)、朵兰达 V 酒店 (衡阳南华附一店) 等各具特色的酒店。同时,2024 年衡阳市第二批三星级旅游饭店名单中,蒸湘区的解放西路亚朵酒店、奥星品致酒店也榜上有名。这些酒店设施齐全,服务优质,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
蒸湘区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酒店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2023 年前三季度,蒸湘区接待游客 560.89 万人次,同比上升 59.92%。随着蒸湘区旅游项目的不断丰富和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预计未来接待旅游人数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众多酒店的存在,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也为蒸湘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休闲旅游,蒸湘区的酒店都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让游客在蒸湘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