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岣嵝峰攻略

2024-11-16

一、岣嵝峰的魅力画卷

岣嵝峰作为国家森林公园,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旅游胜地。

岣嵝峰地处衡阳县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森林覆盖率达 95%,保存着湖南罕见的原始次生林 1000 余亩,动植物种类繁多,有 “湘南生物基因库” 之美誉。据统计,这里拥有动植物 1000 余种,有名冠潇湘的青钱柳(摇钱树),有 “活化石” 之称的银杏、水杉、梭椤树等 40 多种珍稀树种,还有野猪、獐、麂、鹿、狐狸、杜鹃、画眉等野生动物。

岣嵝峰的自然风光四季各异。春水泛滥季节,白石峰山谷之水汇聚成妙溪,巨大的石壁上飞珠溅玉,涛声如雷;夏日,峰下的山寺门水库烟波浩淼,是游人划船、钓鱼的好去处;秋季,漫山红叶,如诗如画;冬季,可能会有雾凇奇观,美不胜收。

这里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公元两千多年前就作为国内名山载入史册,《山海经》《史记》等众多古籍均有记载。大禹治水在岣嵝峰得金简玉牒而获成功的传说,使岣嵝峰声名远播。后世为纪念大禹治水所立的禹碑堪称全国第一,所建的禹王殿成为湘南名殿。此外,岣嵝峰还是革命故地,衡阳地区第一个地下农村党支部 —— 神皇山支部就诞生于此,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基地。

二、悠久历史的见证

(一)传奇的过往岁月

岣嵝峰早在公元两千多年前就作为国内名山载入史册,《山海经》《史记》《湘中注》《金石萃编》《湖南通志》《水经注》等众多古籍均有记载。神农、轩辕、唐尧、虞舜、夏禹、韩愈、刘禹锡、苏轼、朱熹、湛若水、王夫之、魏源、彭玉麟等名流志士都曾留足于此。这些名人志士为千古名山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传说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大禹治水在岣嵝峰得金简玉牒而获成功的传说,使岣嵝峰声名远播。相传大禹求治水策至岣嵝峰,经仙人指引得金简玉牒天书,从而使治水获得成功。为纪念大禹的恩德,百姓们要求在岣嵝峰立碑铭记。虽大禹谦虚谨慎反对立碑,但在百姓执意要求下,立下了古怪碑文的禹碑。这禹碑上的 77 个字形如蝌蚪,难以辨认,被称为 “中国八大天书” 之一。多少年来,岣嵝碑神秘的传说,引发了历代天下才俊、文人墨客的兴趣。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人刘禹锡,为寻找岣嵝碑曾多次登临衡山,久寻不得,失望之余,吟诗作赋。到了南宋嘉定年间,官员何致在南岳衡山的岣嵝峰石壁上发现了这篇稀奇古怪的字样,拓摹下来带回岳麓书院,刻在一块大石头上。明代大才子杨慎去岳麓山拓片时,破释了这 77 个神秘的碑文,确认碑文就是出自大禹之手,从此岣嵝碑名声大噪,全国凡与大禹有关的地方都纷纷前来拓片。

(二)革命故地的故事

岣嵝峰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说,还是革命故地。衡阳地区第一个地下农村党支部 —— 神皇山支部就诞生于此。1926 年初,岣嵝乡人戴今吾和肖觉先,在湖南三师读书,由毛泽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回到岣嵝峰下,开展农民运动。同年 3 月,建立了湘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 神皇山支部。同年 8 月,神皇乡农协会成立,戴今吾任书记,肖觉先任会长。在他们的带领和发动下,发展农村党员 20 多人,农协会员 200 余人,在岣嵝峰周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后来,又成立了农民纠察队,实行武装抵抗国民党地方政府。

1927 年 5 月,衡阳 “沁日事变” 后,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国民党杀害。戴今吾和肖觉先在妙溪村召开特委扩大会议,组织一支 200 余人组成的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斗争。这支队伍,开始时叫做 “边防暴动队”,后改为 “衡北游击师”,由肖觉先任队长,戴今吾任支部书记。毛泽建、夏明震等一大批党的干部曾来这里指导过工作。1927 年 11 月,戴今吾带领游击队员在岣嵝峰上与国民党清乡队、团防局浴血战斗 10 余天,由于叛徒出卖,在禹王殿,戴今吾等 15 人同时被捕。在狱中,敌人来劝降,被戴今吾义正言辞地拒绝。1927 年 12 月 31 日凌晨,戴今吾在衡阳市演武坪英勇就义。

戴今吾牺牲后,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如今,戴今吾故居坐落在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峡谷之中,前往故居需要经过一条长约一公里的狭窄、破烂、高低不平的泥巴路。民盟衡阳市西湖支部盟员邱毅为戴今吾后人捐款 3 万元用于修缮通往故居的道路,以吸引更多人前往故居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三、独特地理位置

(一)优越的区域位置

岣嵝峰位于衡阳县东北部的岣嵝乡境内,距衡阳市区只有二十余千米。交通十分便利,107 国道依山而过,李腊公路直通山顶。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游客能够较为便捷地抵达岣嵝峰,开启一场与自然和历史的邂逅之旅。

(二)丰富的地理特征

岣嵝峰拥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属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重大灾害天气较少,年平均气温 17.9℃,年降雨量 1100 - 1300 毫米,降水均匀。土壤以板页岩发育形成,在海拔 500 米以下为红壤,500 - 800 米为黄壤,800 米以上为黄棕壤,土壤湿润肥沃呈酸性,宜多种林木生长和培育大中径材及观赏林木。

岣嵝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95%,拥有各种植物 1000 多种,几乎囊括了整个湘南地区所有的树种,因此被誉为 “湘南基因库”。这里不仅有常见的树种,还拥有 40 多种珍稀树种,如 “活化石” 之称的水杉树、梭椤树,还有黑楠、银杏、青铜栎、白辛、三尖杉等。此外,还有名冠潇湘的青钱柳(摇钱树),衡阳、湖南省最大的一棵摇钱树就立于禹王殿旁,相传为大禹所植,胸径 120 多厘米,树高 40 余米。在岣嵝峰中上部,有 34 公顷原始次生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人观赏价值植物比比皆是。林深径幽,古木参天,枝干遒劲;环境奇特,空气清新,山风过处,清爽异常,漫游其间,轻松舒畅,野趣盎然,构成绝妙的原始次生林景观。同时,这里还有野猪、獐、麂、鹿、狐狸、杜鹃、画眉等众多野生动物,被生物学家誉为 “湘南生物基因库” 实至名归。

四、特色建筑风格

(一)禹王殿的庄严

禹王殿在岣嵝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始建于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最初为禹坛,历经多次改建,或为祠,或为坛,或为庙,或为宫,后改殿为祠至唐,从唐至宋称宫,南宋时改为禹坛,随后又改为殿。清同治九年(公元 1870 年),兵部尚书彭玉麟重修为庙,占地 1000 多平方米,殿宇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面积 900 平方尺,殿高 3 丈 9 尺 5 寸,取禹王为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之首,位居九五(指帝王)之尊,祭奠九州永垂千古之意。1944 年不幸被日机炸毁。1992 年,衡阳县人民政府筹资近 100 万元,在原址附近重建禹王殿,并雕塑大禹形像。禹王殿前有禹王碑,碑高 2.1 米,宽 1.4 米,厚 0.1 米,碑文 77 字。此外,禹王殿附近还有仙人洞、仙人棋、仙人脚等古迹,均保存完好。

(二)其他建筑的魅力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云雾山庄别墅等建筑,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云雾山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告于 2024 年 3 月 12 号发布,建设单位为衡阳市米墅梧桐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建设位置在蒸湘区雨母山镇,建设规模达 8301.77㎡。这些建筑可接待大、中、小商务、政务会议及中外游客,充分体现了其旅游服务功能。禹王殿宾馆、云雾山庄别墅等共同构成了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放松身心、避暑玩乐。无论是休闲度假、公务活动,还是科普教育探险,这里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五、丰富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禹文化

大禹治水在岣嵝峰的传说流传千古,为这片土地赋予了深厚的禹文化底蕴。相传大禹求治水策至岣嵝峰,经仙人指引得金简玉牒天书,从而使治水获得成功。禹王碑作为重要的文物古迹,其碑文 77 字,形如蝌蚪,神秘莫测。自南宋嘉定年间被发现并拓摹至岳麓书院后,名声大噪。历代文人墨客对其充满好奇与探索,虽碑文难以辨认,但它承载着大禹治水的功绩与精神。

禹王殿更是禹文化的集中体现。从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始建,历经多次改建,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殿宇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占地 1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900 平方尺,殿高 3 丈 9 尺 5 寸,彰显着对禹王的尊崇。禹王殿前的禹王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禹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禹王殿附近的仙人洞、仙人棋、仙人脚等古迹,也为禹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

禹文化内涵丰富,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探索、为了民众福祉不畏艰难的精神。在岣嵝峰,人们可以感受到大禹治水的智慧与勇气,体会到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征服。这种文化内涵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嫘祖文化的魅力

嫘祖与岣嵝峰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传嫘祖随黄帝南巡,来到岣嵝峰。她善蚕桑,发明了养蚕抽丝,每至一处,均倾己所有教地方百姓养蚕抽丝,以制衣服。在岣嵝峰,她传授植桑养蚕、缫丝浣纱技术,为当地带来了文明与进步。

后人为了纪念嫘祖,在岣嵝峰上建了嫘祖殿。虽然如今嫘祖殿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它依然承载着人们对嫘祖的敬仰与怀念。嫘祖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品质。她的贡献不仅在于发明了养蚕抽丝,更在于她将这种技术传播开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在岣嵝峰,嫘祖文化与禹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客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两位中华民族始祖的伟大功绩和精神风范,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六、迷人特色景观

(一)自然景观的壮美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保存着湖南罕见的原始次生林,这里林深径幽,古木参天。高大的树木枝干遒劲,阳光透过层层枝叶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人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梦幻世界。奇花异草在林间绽放,色彩斑斓,香气四溢。有的花朵小巧玲珑,如繁星点缀在绿叶之间;有的花朵硕大艳丽,成为林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怪石古木也是岣嵝峰的一大特色。形态各异的石头或卧或立或重叠,与古老的树木相互映衬。有的石头形似动物,栩栩如生;有的石头如巨大的屏风,气势磅礴。这些怪石古木为岣嵝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妙溪飞瀑更是令人惊叹。春水泛滥季节,白石峰山谷之水汇聚成妙溪,巨大的石壁上飞珠溅玉,涛声如雷。瀑布如白色的绸缎从高处倾泻而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瀑布下方的水潭清澈见底,水花溅起,带来阵阵清凉。

(二)人文景观的韵味

禹王殿作为岣嵝峰的重要人文景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见证了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从西汉始建至今,历经多次改建,虽饱经沧桑,但依然气势恢宏。禹王殿前的禹王碑,碑文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探索。禹王殿附近的仙人洞、仙人棋、仙人脚等古迹,也为这里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嫘祖殿虽已不复当年辉煌,但它是对嫘祖的纪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敬仰。嫘祖在岣嵝峰传授植桑养蚕、缫丝浣纱技术,为当地带来了文明与进步。她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创新,追求美好生活。

陈士杰墓位于岣嵝峰下,作为历史文化景点,成为衡阳市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著名景区。陈士杰作为清朝山东巡抚,在清代的洋务、海防、河工、教育等方面都作出过贡献。他的墓地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为岣嵝峰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底蕴。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岣嵝峰独特的魅力。

七、便捷交通路线

(一)公交路线

  1. 衡阳市内南方大厦乘 13 路公交车,票价 3 元,到集兵镇,再转乘面包车到岣嵝峰山脚。

  1. 在汽车西站,坐 20 路(中巴)直达集兵镇,后转乘面包车或租车前往。

  1. 坐衡阳至界牌的中巴车,此车能经过集兵镇,并经过岣嵝峰进山入口。

  1. 衡阳汽车西站、中心汽车站乘坐前往集兵的车,到集兵镇后转面的前往景区。

此外,衡阳市为方便市民游客出行,优化调整公交运力。183 路旅游专线途经石鼓书院、中山南北路风情街、迴雁峰广场、雁城之星、东洲岛、酃湖公园,途经景点可在解放路与其他线路无缝衔接,到达各景点及城区主要站点。183 路公交线路电厂首班发车时间为 6:30,东洲岛末班发车时间为 21:20,发车间隔时间约 10 分钟。而抵达岣嵝峰森林公园的公交线路还有 158 路。

(二)自驾路线

  1. 永州 - G55 - G72 - 衡阳市 - 衡阳县 - 景区。

  1. 株洲 - G4 - 衡邵高速 - 衡阳市 - G107 - 外环路 - G322 - G107 - X043 - 景区。

  1. 郴州 - G4 - 衡阳南 - G。

自驾车可走 107 国道经李坳至集兵,往界牌方向约 6 公里(岣嵝峰进山入口)。

无论是选择公交还是自驾,都能较为便捷地抵达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启一场充满自然与人文魅力的旅程。

八、游玩注意事项

(一)露营安全

岣嵝峰是露营的好去处,但在露营过程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首先,露营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雨水积聚带来的风险。同时,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以确保帐篷的稳定性。布置帐篷时,所有帐篷门朝向一致,帐篷之间保持不少于 1 米的间距,这样既方便出入,又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二)用火安全

在岣嵝峰露营,用火安全是重中之重。临睡前一定要熄灭所有火苗,切勿在帐篷内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如果需要生火做饭或取暖,应选择在指定的区域,并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同时,要准备好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水桶等,以防万一。

(三)守夜值班

为了确保露营的安全,建议安排轮流守夜值班。守夜人员要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特别是要注意防范野生动物的侵扰。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发出警报,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环保意识

在游玩岣嵝峰的过程中,要树立环保意识。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将垃圾收集起来,带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爱护自然环境,不破坏植被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要将塑料污染带给大自然。” 应当妥善弃置废物、将影响降到最低、尊重野生动物、顾及其他访客。

(五)个人防护

岣嵝峰地处山区,气候多变,游客应做好个人防护。携带足够的衣物,以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夏季露营要防中暑,记得带上防暑药;若去山间露营,需备用季德胜蛇药片等防蛇虫咬伤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防晒,携带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护用品。

(六)遵守规定

游客在岣嵝峰游玩时,要遵守景区的各项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放的区域,不攀爬危险的山峰和峭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总之,在岣嵝峰游玩时,要时刻注意安全,树立环保意识,遵守景区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