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衡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5
雨母山坐落于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其地理位置堪称得天独厚。它处于湘中丘陵的衡阳盆地,与南岳、回雁峰相互守望,周边水库众多。北面有祠塘冲水库,西边是九龙冲水库和过路塘水库,南面还有红旗湖水库。这些水库如同数面镜子,倒映着雨母山的秀丽景色。雨母山与海拔 510 米的石牛峰共同构成了一处方圆 30 千米的自然生态区域。山上植物资源丰富,有 53 科 246 种,针叶林与阔叶林交相辉映,乔木高耸入云,灌木郁郁葱葱。山中还有野羊、野猪、白骛、山鸡、鸟雀等野生动物,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雨母山原名云雾山,因地形特殊,易起云雾而得名。清雍正年间,衡永郴桂道朱道台因久旱不雨,百姓受灾,便来到雨母山赤松子坛祈雨,结果 “虔诚祈拜,雨泽立降”。于是,朱道台认为是雨母赐雨,将云雾山更名为雨母山,并赐亲题 “雨母山” 三字金匾。雨母山上的帝喾祠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数千年前。据宋朝《太平御览》引《荆州记》记载,雨母山上有祠坛,至少已经存在 1700 余年之久。而依据光绪年间的《湖南通志》引《湘中记》,帝喾祠为舜帝南巡所立,已有 4000 多年历史。帝喾祠是全国仅有的祭祀帝喾之处,始建于大舜之时,历经兴衰。公元 1993 年秋,当地人民集资复葺帝喾祠时,还掘出古铜币 4000 余枚,均为唐宋时期的钱币,由此推断帝喾祠当建于唐宋或唐宋之前。帝喾祠的存在,见证了雨母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雨母山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景。春日,杜鹃花开,漫山红遍,春笋破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大自然用绚丽的色彩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夏日,山风回荡,林涛阵阵,带来丝丝凉意。夜晚,湖光映月,荷塘鱼欢,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秋日,茶花遍野,金果满枝,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冬日,梅花傲雪,枫叶如花,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雨母山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山上有 53 科 246 种植物,针叶林、阔叶林交叠成趣,乔木擎天,灌木盖地,十分清秀。这里是植物的王国,各种珍稀植物在这里生长繁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山中还有野羊、野猪、白鹜、山鸡、鸟雀等野生动物,它们在这片自然的乐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为雨母山增添了灵动之美。山下流水淙淙,百川入湖,南面的红旗湖水库水面 330 亩,集雨面 2 平方公里,水平如镜,清澈见底。周边的水库环绕山脚,与红旗湖构成不同方位的数面镜子,倒映着群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雨母山有帝喾祠、雁雨寺、赤松观等道佛教场所,这些建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帝喾祠位于雨母山飞来石峰之下,是全国仅有的祭祀帝喾之处。据《生书纪年》载:“古有术器作乱,辛侯(帝喾)遂之于衡来雨母山,斩其首。” 后舜帝南巡,于此地建祠祀之。帝喾祠始建于大舜之时,历经兴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公元 1993 年秋,当地人民集资复葺帝喾祠时,清基挖土掘出古铜币 4000 余枚,均为唐宋时期的钱币,由此可见其历史悠久。帝喾祠内有灵官殿、赤松殿、财神殿、吕祖殿等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祈福。雁雨寺和赤松观也是雨母山的重要人文景观,它们依山而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廊庑相连。内有众多殿堂和景观,如赤松观内有灵官殿、赤松殿、财神殿、吕祖殿等建筑,亦有飞来石、好运洞等景观。
此外,雨母山还有自行车道等特色设施。这些自行车道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健康环保的游览方式,还能让游客在骑行中欣赏到雨母山的美丽自然风光。沿着自行车道骑行,感受着微风拂面,欣赏着沿途的山水美景,让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
帝喾祠作为全国仅有的祭祀帝喾之处,始建于大舜之时,历经多次修葺,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祠宇建筑庄严肃穆,红墙碧瓦,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互映衬。灵官殿、赤松殿、财神殿、吕祖殿等建筑错落有致,檐角飞扬,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殿内的雕塑栩栩如生,工艺精湛,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历史底蕴。
雁雨寺坐落于雨母山镇雨母村,占地 30 亩,为三级梯田式结构。第一级为山门,气势恢宏;第二级为天王殿,庄重威严;第三级为大雄宝殿,建筑庄严、雄伟、典雅。寺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庄重古朴,又增添了现代建筑的精致美观。改扩建后的雁雨寺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整体环境大幅提升,接待能力也得到增强。
赤松观傍山而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主体建筑朝拜区由三进院落、五个殿堂组成,附属设施由生活区和游览区两个院落和花园组成。观内建筑飞檐照壁古色古香,檐下青龙盘踞,雕工精湛,栩栩如生。从观景台眺望,雁城风光尽收眼底,让人感受到道教自然和谐的主题。
雨母山艺术家部落是集文艺创作、展示、国内外艺术文化交流、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文艺事业发展基地。现代建筑与雨母山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占地面积 6 亩,建筑面积 1200 平方米。建筑风格力求自然,以原有人文景观飞来石、仙人洞为中心,依山而增建有观景台、太极小广场,《叱石成羊》故事石雕等。游客们来到这里,既能感受到现代建筑的艺术魅力,又能领略到雨母山的自然风光。艺术家部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文艺创作和交流的场所,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里不仅有精美的建筑,还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雨母山的 “五福”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百姓的美好期许。“福山” 雨母,如一座守护之山,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见证了无数百姓的喜怒哀乐,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福祖” 帝喾,作为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其在雨母山的传说更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帝喾在古代一场动乱中来到雨母山,平定叛乱,后舜帝南巡建祠祭祀,这一历史传说让人们对帝喾充满敬仰,也让雨母山成为寻祖探源的重要目的地。“福仙” 赤松子,在雨母山的赤松观被人们供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祈福。据说在这里祈福还可以茹素、修禅,环境清幽,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福坛” 飞来石,相传是赤松子坛所在地,承载着百姓对风调雨顺的期盼。“福泉” 井吉泉,位于雨母山半山腰,一年四季泉水不干涸,百姓常年饮用此泉水,不仅口感清洌甘甜,还在天旱时发挥了重要的灌溉作用。千百年来,“凡祈,报必至焉” 的传说在雨母山广泛流传,福文化深入人心,成为雨母山独特的文化符号。
雨母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儒释道三教文化在此汇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帝喾祠作为祭祀帝喾之处,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它始建于大舜之时,历经兴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祠内建筑庄严肃穆,红墙碧瓦,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互映衬,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雁雨寺作为佛教场所,占地 30 亩,为三级梯田式结构。寺内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庄重古朴,又增添了现代建筑的精致美观。天王殿庄重威严,大雄宝殿建筑庄严、雄伟、典雅,让人感受到佛教的庄严与神圣。赤松观作为道教场所,傍山而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观内建筑飞檐照壁古色古香,檐下青龙盘踞,雕工精湛,栩栩如生。从观景台眺望,雁城风光尽收眼底,让人感受到道教自然和谐的主题。帝喾祠、雁雨寺、赤松观等古迹共同见证了雨母山儒释道三教文化的传承,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历史文化、领略宗教魅力的好去处。
雨母山镇的交通优势极为显著,潭衡西高速、322 国道、衡州大道、西外环路、内环南路分别从北、中、东三面穿境而过。这些重要的交通干道如同纵横交错的脉络,将雨母山与周边地区紧密连接起来。无论是自驾出行还是货物运输,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潭衡西高速为远距离的游客提供了快速通道,大大缩短了行程时间。322 国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干线,车流量较大,方便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前往雨母山。衡州大道等城市道路则为市内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选择,让人们可以轻松抵达雨母山,领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衡阳 162 路公交车为市民和游客前往雨母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62 路公交车路线丰富,站点众多。据了解,162 路公交车从船山大桥站出发,途经石鼓书院、西湖公园东门、古汉大道、小西门、附一医院等多个重要站点,最终到达雨母山客运站站,共途经 32 个站点。首班发车时间为 06:10,末班时间为 19:00,无人售票,票价 2 元。这条公交线路串联起了衡阳市的多个重要景点和区域,让游客在前往雨母山的途中还能欣赏到石鼓书院、西湖公园等景点的美景。此外,为了提升国庆假期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还开通了 162 路(雨母山至十牛峰国家森林公园)支线旅游专线。该线路配置运营车辆 2 台,每台车辆日发车 5 趟次。运营时间为夏季早 6:50 至晚 18:00,冬季早 6:50 至晚 17:30。支线旅游专线的开通,进一步丰富了游客前往雨母山及周边景区的交通选择,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在国庆假期,我市还优化调整增加主要站点和主要景点线路运力,提高发车频率,确保景点线路与城区主要线路无缝衔接,方便游客到达各旅游景点及城区的主要公交站点。对 “车来了” App 信息及时更新,让乘客享受 “在家等公交” 的便利。
雨母山景区道路狭窄,弯道多,自驾前往的游客一定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在行驶过程中,要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特别是在弯道处,要提前减速慢行,注意观察路况。同时,要注意避让行人和其他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如果选择徒步登山,合适的运动鞋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为你的双脚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减少脚部疲劳和受伤的风险。此外,还应携带必要的登山用品,如登山杖,它可以帮助你在崎岖的山路上保持平衡,减轻腿部压力;带上充足的水和食物,以补充体力和水分;携带雨具和防晒用品,应对多变的天气;还可以准备一个小型的急救包,里面放一些常用的药品,如创可贴、消毒药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雨母山景区内树木参天,林木众多,防火安全至关重要。游客在游玩时,严禁在林区、林地、田间、草地烧荒、烧秸秆、烧垃圾、烧香、烧纸钱、燃放鞭炮、吸烟、野炊等用火行为。如发现他人有违规用火行为,应及时劝阻或向景区管理人员报告。同时,景区也设置了多个森林防火封山检查点,所有进入封山区和森林防火区的车辆和人员必须接受防火安全检查,上交一切火源,遵守相关防火规定,自觉履行森林防火义务。
整个雨母山景区都是免费参观的,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的旅游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雁雨寺目前正在维修,无法参观。据了解,雁雨寺改扩建项目预计 8 月底完成,届时雨母山雁雨寺将展露新颜。改扩建后的雁雨寺基础设施将更完备,整体环境将大幅提升,接待能力也将得到提升。游客可以在其他景点尽情游玩,待雁雨寺维修完成后再来领略它的庄严、雄伟和典雅。
在游玩雨母山时,游客们一定要牢记这些注意事项,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共同享受雨母山的美丽风景和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