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石鼓书院游玩攻略

2024-11-15

一、石鼓书院的历史传承

(一)唐代初创

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了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即石鼓书院的开始。起初,这里只是李宽的一己读书之处,规模较小,但随着越来越多好学的年轻人听闻李宽在此隐居,纷纷上山拜其为师,李宽便扩建了山上的屋舍,供学生每日阅经修学,这便成为了石鼓书院的雏形。在唐代,石鼓书院虽未声名远扬,但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宋代鼎盛

北宋宋至道三年(公元 997 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了这个院落,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北宋宋景祜二年(公元 1035 年),朝廷赐名为 “石鼓书院”,并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宋仁宗赐额后,石鼓书院名声大振,众多名家贤达纷至书院讲学,朱熹、张栻、曾熙等更是其中翘楚。此时,石鼓书院进入鼎盛时期,成为 “四大书院” 之首。

(三)元明清的延续

元代将石鼓书院视同官学,纳入学官体制。明清两代,石鼓书院虽与州、府学分置,但官方色彩依旧浓厚。虽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波折,但石鼓书院一直延续着讲学问道的传统,不断为国家培养人才。

(四)近代变迁

1944 年 7 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被日军炮火摧毁,化为一片废墟。2006 年,衡阳市人民政府按照清代格局进行了重建。如今的石鼓书院已恢复了中国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三大功能,并延伸开展了 “石鼓书院大讲堂” 等系列文化推广活动,为湖湘文脉传承再添新彩。

二、石鼓书院的特色风貌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雄踞在湘江、蒸水、耒水三江交汇处。此处海拔 69 米,地理位置独特,是集讲学问道、觅石探幽、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周边自然景观秀丽,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把酒临风、吟诗作赋。石鼓书院毗邻衡阳古石桥 —— 青草桥,衡阳八景中的 “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 也在此地。衡阳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

(二)鲜明的建筑风格

石鼓书院的建筑群为白墙黛瓦深色柱,庄重、古朴、典雅。布局为中轴对称,院内布置了禹碑亭、山门、书舍、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等建筑物。禹碑亭为四角重檐攒尖顶,亭柱上题着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亭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被称之为有字认不得。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年末,为石鼓山巅观景建筑,红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楼名寓意登楼揽胜,心载天下,实际上是指心境上的大观。合江亭是石鼓书院最早的景观建筑物,是唐贞观年间,衡州刺史齐映修建的,这里是最佳风景观赏处。

(三)著名的 “三绝”

石鼓书院的 “三绝” 闻名遐迩。“有书翻不动” 是指石鼓广场上一本镌刻了朱熹《石鼓书院记》的石雕大书,长 2.4 米,宽 1.8 米。它寓意着石鼓书院一千多年来厚重渊博的历史,非常沉重,世人不能轻易翻动。“有字认不得” 说的是书院入口处的禹王碑,上面的蝌蚪文无人能识。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在南岳衡山岣嵝峰所刻,最早见于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其后史乘屡有记载。“有鼓敲不响” 是指安放在书院内的一面石鼓,高约 2.8 米,直径 1.6 米。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 “鼓高六尺,湘水所径,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寓意鼓响就有战争的发生,所以有个叫卢龙的大力士将石鼓推进深潭。我们现在看到的石鼓是在 1965 年建石鼓公园时凿制的。这 “三绝” 充分体现了石鼓书院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石鼓书院的文化内涵

(一)悠久的文化遗址

石鼓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它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石鼓书院不仅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更是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这里曾走出了众多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如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等。石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古代学术的浩瀚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二)丰富的哲学思想融合

石鼓书院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哲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氛围。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佛家思想倡导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强调内心的觉悟与解脱。这些不同的哲学思想在石鼓书院相互交融,为学子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考角度和精神滋养。例如,周敦颐曾在石鼓书院学习和讲学,他建立起的新的理论体系,将儒学引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一些思想元素。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书院的学术内涵,也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艺术形式的体现

书院内的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从唐代吕温的《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诗词佳作,无不展现了石鼓书院的秀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方面,唐代宇文炫手书 “西谿”“东岩” 四个大字刻于石鼓山东西崖壁上,字体正楷,端庄瑰丽而饱满有力,成为石鼓书院的 “镇院之宝”。此外,书院内还留存着众多的碑刻、摩崖石刻等,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历史的见证。绘画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有著名画家在书院内创作,但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文人墨客们必然会用画笔描绘出石鼓书院的美景。这些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石鼓书院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四、石鼓书院的交通路线

(一)公共交通

  1. 公交车是前往石鼓书院较为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衡阳市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以到达石鼓书院,如:

    • 105 路:船山大桥 —— 江雁机械厂,票价 2 元每人次。

    • 106 路:耀江花园 —— 斯林村,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起点站延伸至耀江花园,票价 2 元每人次。

    • 116 路:电厂 —— 衡阳火车站,票价 2 元每人次。

    • 128 路:电厂 —— 衡府,票价 2 元每人次。

    • 143 路:五一市场 —— 云集镇,票价 3 元每人次,分段计价。

    • 162 路:船山大桥 —— 石鼓书院 —— 雨母山,自 2018 年 7 月 1 日起,起点站延伸至船山大桥,票价 2 元每人次。

    • 103 路、104 路、161 路、156 路、101 路、112 路、105 路、158 路、117 路到船山大桥公交站下车,然后步行约 900 米到达石鼓书院。

    • 小 5 路公交车到石鼓书院站下车。

  1. 此外,衡阳市还新开通了一条公交旅游观光专线 ——183 路公交线路。具体线路走向为:

上行:电厂→五一路→建设路→雁栖桥→蒸水南路→石鼓书院→中山北路→中山南路→雁峰公园→雁城路→蒸阳南路→衡州大道→东风路(三角线)→广东路商业城→湘江东路→东洲岛游客中心→东二环→衡州大道→酃湖公园→酃湖万达广场(东)。

下行:酃湖万达广场(东)→衡州大道→东二环→东洲岛游客中心→湘江东路→广东支路(合一大酒店)→衡州大道→蒸阳南路→雁城路→湘江南路→解放大道→蒸阳北路→司前街→中山北路→石鼓书院→蒸水南路→雁栖桥→建设路→五一路→电厂。

(二)自驾路线

  1. 衡阳石鼓站 (原松木塘站) 下高速后直行,南岳高速公路,行驶 197 米直行,外环路,行驶 574 米左转进入蔡伦大道,行驶 871 米右转进入华源大道,行驶 3.2 公里直行,蒸水大桥,行驶 167 米直行,蒸水南路,行驶 1.3 公里右转进入湘江北路,行驶 343 米到达石鼓广场。

  1. 衡阳蒸湘站 (原二塘站) 下高速后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 310 米,靠左进入 G322 朝蒸湘南路 / 高铁衡阳东方向,靠左进入衡州大道左转进入蒸阳南路右转进入雁城路左转进入湘江南路直行进入湘江北路到达石鼓广场。

  1. 衡阳雁峰站 (原衡阳西站) 下高速后直行,无名路,行驶 891 米右转,省道 214,行驶 1.2 公里直行,蔡伦大道,行驶 7 公里直行,G322,行驶 706 米右转进入解放大道,行驶 3.6 公里左转进入湘江北路,行驶 1.4 公里到达石鼓广场。

  1. 衡阳珠晖北站 (原茶山坳站) 下高速后向西南方向出发,靠左朝体育中心 / 衡茶路方向,靠右进入衡州大道朝蒸阳南路方向,靠左朝湘江南路方向,靠右行驶 250 米,左转进入湘江南路直行进入湘江北路到达石鼓广场。

  1. 衡阳珠晖南站 (原衡阳东站) 下高速后直行 771 米左转进入南三环路,行驶 2.8 公里右转进入白沙大道,行驶 3.9 公里左转进入湘江南路,行驶 5.9 公里直行进入湘江北路,行驶 1.4 公里到达石鼓广场。

(三)交通指南总结

无论是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驾,前往石鼓书院都较为便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在乘坐公共交通时,要注意线路和站点的变化,以免耽误行程。自驾的游客可以使用导航软件,准确到达石鼓书院停车场。同时,衡阳市的交通部门也在不断优化交通线路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五、石鼓书院的游玩注意事项

(一)预约入园

自特定日期起,石鼓书院景区严格遵循 “不预约、不入园” 原则,未提前预约者一律不得入园。游客(含 65 岁以上老年游客和儿童,可由随行家人办理)可通过石鼓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前预约。团队游客(20 人以上,50 人以下)应提前进行网络预约,未预约的团队将按照散客方式入园,如遇超过瞬时最大承载量时,需要等候、分批次、分时段入园。

(二)疫情防控

不同时期,疫情防控要求可能会有所变化。如曾有一段时间,所有进入景区的人员必须出示大数据行程卡、查验湖南场所码、查验疫苗接种记录,需正确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未佩戴口罩、体温异常、健康码和行程卡为黄红码的游客将禁止入园。目前,进入景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仍需做好门票预订,测体温,戴口罩有序参观。

(三)遵守景区规定

  1. 为确保景区安全和良好的参观环境,核心景区(旱桥入口 — 沙滩出口)瞬时游客饱和容量为 300 人,入园人数实行动态控制,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游客参观。

  1.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请自觉排队参观。请勿触摸文物展品、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攀爬躺卧、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拉横幅等不文明行为。

  1. 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腐蚀性物品、烧纸蜡烛等危险品;禁止携带宠物入园。

  1. 特殊人群(高龄老人、行动不便、残疾、智障人士、未成年人)须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否则谢绝入园。

  1. 举止不雅、行为失常、醉酒者及精神病患者谢绝入园。

  1. 核心景区(旱桥入口 — 沙滩出口)提供免费参观,游客游览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未经许可,不得在核心景区内跳广场舞、晨练、广告宣传及进行其他团体活动等。

  1. 文物修复地段谢绝参观。

  1. 游客应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景点各项管理规定,自觉爱护景区资源、文物、展览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花草树木等,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 参观景区请服从工作人员统一安排,严禁进入未开放区域、危险区域及文物修复地段。如遇紧急情况请勿惊慌,及时联系景区工作人员。如需咨询、询求帮助或投诉,请致电 0734 - 2666683。最终解释权归衡阳市石鼓书院。

(四)爱护文物

石鼓书院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摩崖石刻,如唐代宇文炫手书 “西谿”“东岩” 四个大字刻于石鼓山东西崖壁上,还有众多碑刻、摩崖石刻等。由于年代久远,岩石风化严重,部分石刻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亟需加强保护。游客在参观时应避免触摸文物展品,防止对文物造成损坏。同时,要注意保护景区环境,不随意涂鸦、刻画,共同维护石鼓书院的历史文化价值。

石鼓摩崖石刻的保护工作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家针对石刻存在的各种病害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综合国内外石刻文物保护的技术和经验,拟采用意大利和日本的技术材料开展保护作业。游客应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工作,不破坏石刻本体和景区景观。

(五)安全提示

在游玩石鼓书院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在攀登楼梯、观赏江边景色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摔倒和落水。同时,要关注天气变化,如遇恶劣天气,应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景区内可能存在一些未开放区域和危险区域,游客要严格遵守景区规定,不擅自进入这些区域,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