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衡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2-27
“生活无解,户外撒野”,在渴望逃离日常喧嚣、追寻内心宁静与新奇体验的冲动下,我毅然踏上了前往衡阳的旅程,开启一场为期两天一夜的探索之旅。此次行程既涵盖了闻名遐迩的南岳衡山,又囊括了衡阳市区内独具特色的建湘、石鼓书院、民俗文化广场和保卫里等景点,我满心期待着在这山水与市井之间,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收获一段充实且难忘的旅行记忆。
前往南岳衡山,交通十分便捷。若选择飞机出行,可抵达长沙黄花机场,再转乘机场大巴或的士到高铁长沙南站,然后乘坐高铁前往衡山西高铁站,高铁站有公交车或的士直达南岳;也可直接飞到南岳机场,转乘机场大巴就能到达衡山景区。高铁出行的话,衡阳市境内的衡山西站和衡阳东站都能通往景区,衡山西站下车后有班车或的士前往南岳,衡阳东站则需转公交车至衡阳中心汽车站,再转乘直达快巴。若是乘坐火车,到衡山火车站或衡阳火车站后,也均有相应的转乘汽车可抵达景区。
衡山作为著名的宗教圣地,是道教主流全真教和佛教禅宗的重要传承地之一,其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令人折服。当我踏入衡山的怀抱,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幽空灵的世界。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身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耳畔是清脆悦耳的鸟鸣,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沿途的诸多古迹,如古老的寺庙、庄严的道观和历经岁月洗礼的碑刻,无不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
一路攀登,最终抵达祝融峰,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尽收眼底,山间云海翻腾,如梦如幻,那一刻,心中涌起一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情壮志。衡山的日出也是一大奇景,清晨时分,登上观日台,静静地等待着那一抹曙光的出现。当朝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身上,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敬畏。此外,衡山的冬季雾凇景观更是美不胜收,漫山遍野的树木被洁白的雾凇包裹,宛如童话世界中的仙境,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从南岳衡山返回衡阳市区,交通便利,可选择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若是乘坐公交车,有多条线路可供选择,能直达市区的各个主要区域;出租车则更为便捷,可直接将您送达目的地,让您轻松开启市区之旅。
抵达市区后,我来到了充满工业复古气息的建湘。这里原是衡阳建湘柴油机厂,其历史可追溯到 1950 年 4 月,由衡阳地区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 —— 岳南人民机器厂发展而来,起初由 6 家私营小厂合并而成,后经多次更名与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机械电子部在湖南的定点骨干企业,曾在湖南农机行业占据龙头地位,为衡阳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这片老厂区已华丽转身,成为了 “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在保留原有工业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创意元素,成为了衡阳独特的文化旅游新地标。
漫步在建湘街区,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大气的苏式建筑,红色的砖墙、高大的合页铁门和老式的木制玻璃窗,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路旁还摆放着压力机、车床等机械设备,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工业热火朝天的年代。这里设有中国・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这是中国第一家老工业基地城市主题文展馆,馆内分为工业掠影 — 世界工业通史、强国之基 — 中国老工业基地发展史、雁翔云天 — 衡阳工业历史三部分及击水中流 — 湖南工业和柴油机摇篮 — 建湘生产线两个特展区,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衡阳工业的辉煌历程,让人们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工业底蕴。
街区内的建湘大食堂设有中国首家 “乡宴中心”,开创了 “乡村宴席城里吃” 的全新模式,能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酒席,感受浓浓的乡土情怀。爱奇艺携手打造的《唐朝诡事录・西行》VR 国潮沉浸剧场更是不容错过,它运用全球先进的全感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将热门 IP 与国潮文化相结合,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剧中情节,感受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还有工业主题研学基地、衡阳造・工创谷、衡阳造・好物馆、酱酒交易中心、党建红培基地、文创商店、湘见・咖啡馆等众多特色项目,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无论是研学求知、创意购物还是休闲娱乐,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从建湘出发,乘坐公交车或打车,很快就能抵达民俗文化广场。这里曾经是电脑城,售卖各类电脑配件和电子产品,是科技爱好者的聚集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它逐渐转型为一条充满烟火气息的美食街,成为了衡阳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民俗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吃摊位,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这里汇聚了众多衡阳当地特色美食和全国各地的知名小吃,无论是香辣可口的衡阳鱼粉、口感醇厚的渣江米粉,还是外酥里嫩的臭豆腐、香气扑鼻的糖油粑粑,都能让食客们大饱口福。此外,还有来自东北的烤冷面、四川的串串香、广东的肠粉等各地风味美食,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在美食街的尽头,有一家经营多年的老茶馆,店内摆放着古朴的桌椅,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记录着衡阳的过往岁月。在这里,你可以点上一杯衡阳特色的油茶,配上一些香脆的茶点,与当地的老人们一起聊天,听他们讲述衡阳的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
除了美食,民俗文化广场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品摊位,出售衡阳剪纸、湘绣等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都是当地艺人精心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游客们购买纪念品的不错选择。
离开民俗文化广场后,我便来到了充满怀旧氛围的保卫里。这里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可达,也可选择打车前往,轻松便捷地开启这场铁路文化之旅。
保卫里位于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其历史可追溯到抗战时期。当时粤汉铁路局迁至珠晖,大量北方铁路职工到此工作,投身抗战一线,此地便沿袭北京、天津的命名习惯,取名 “保卫里”,以纪念这些铁路职工的爱国奉献精神。这里原是衡阳铁路家属房片区,大多建筑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具有深厚的铁路文化底蕴。
走进保卫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式铁路月台,月台上陈列着一列微缩版的绿皮火车,脚底是工业风的水泥地,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那个火车轰鸣的年代,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中南铁路的厚重历史文化,体验时光列车的魅力,回味记忆深处的乡愁。街口左手边的墙上,挂着数十张写有衡阳始发、终到全国各地站名的列车方向牌,这些小小的方向牌,承载着旅客们对旅途的憧憬与远望。
再往里走,一座火车岗亭外形的文创店格外引人注目。店内摆满了明信片、抱枕、手提袋、钥匙扣等保卫里主题文创产品 60 余种,均为原创设计,主要取材于本土特色和铁路元素。店门口设置的复古邮箱,为游客提供明信片邮寄服务,其中街景明信片人气颇高,一天就能卖出 200 余张。右手边的墙体上,一幅幅关于火车的墙绘故事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驻足拍照留念。
沿着巷子拾级而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乐之书店、时光里咖啡馆、衡州窑陶瓷文化情景体验馆等多处打卡点。乐之书店内有一处天井设计,鲜花绿植环绕,营造出极佳的读书氛围;山顶的 “时光里” 咖啡厅,保留着老旧民房的房屋结构以及木质、布艺的装饰,仿佛是王家卫电影里的场景,咖啡厅露台种植着大量鲜花,坐在这里品尝咖啡,别有一番滋味。
此外,保卫里还有许多创意涂鸦,红砖墙、电线杆上的涂鸦作品色彩斑斓、风格各异,与铁路元素相互映衬,织起了文艺与浪漫的浓厚气息。这些涂鸦作品不仅为街区增添了艺术氛围,也成为游客们拍照打卡的热门背景。从曾经的几十栋老破小铁路公房,到如今特色化、高品质、多业态、慢生活的文化创意街区,保卫里留存了独特的铁路文化记忆,见证了湖南乃至中国铁路的恢宏发展历程,是铁路文化创新传承与文旅融合的新典范,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从保卫里出来后,我乘坐公交车前往石鼓书院,不多时便抵达了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圣地。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建于唐元和五年(810 年),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和湖南的第一胜地,至今已有 1200 余年的历史,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素有 “衡湘洙泗”“道南正脉” 之誉。
书院面积 4000 平方米,三面环水、四面凭虚,地理位置独特,风光秀丽绝美,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江面帆影涟涟,渔歌唱晚,自古有 “石鼓江山锦绣华” 之美誉。整个建筑群为白墙黛瓦深色柱,庄重、古朴、典雅,布局为中轴对称,院内布置了禹碑亭、山门、书舍、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等建筑物。
走进石鼓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禹碑亭,四角重檐攒尖顶,亭柱上题着一副对联 “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此联为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题。亭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在南岳衡山岣嵝峰所刻,最早见于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其后史乘屡有记载,这块碑文就是石鼓书院的第二绝,它被称之为有字认不得。
书院山门不大,方形门洞,匾额四字由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手书,对联由著名国学家、书法家文怀沙手书。跨过山门,便能看到一面高约 2.8 米、直径 1.6 米的大石鼓,这是石鼓书院的第三绝,被称为 “有鼓敲不响”。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 “鼓高六尺,湘水所径,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寓意鼓响就有战争的发生,所以就有个叫卢龙的大力士将石鼓推进深潭的故事,现在看到的石鼓是在 1965 年建石鼓公园时凿制的。
沿着台阶而上,便来到了李忠节公祠,主祀南宋末年衡州籍潭州(长沙古称)知府、湖南安抚使李芾,配祀其部将沈忠、衡阳县令穆演祖。南宋德祐元年(1275 年)长沙城被元将阿里海牙率军围困,李芾率众抵抗 3 个月后城破,全家 19 口自杀殉国。祠为单层平房,匾额五字由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满宗手书,对联由清光绪九年(1883)兵部尚书、石鼓书院学生彭玉麟撰文,由衡阳籍书法家欧伯达手书。
与李忠节公祠相对称的是武侯祠,主祀东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东汉建安十三年(208 年)刘备任荆州牧,时任军师中郎将的诸葛亮督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军赋而驻临蒸(衡阳古称),相传就住在石鼓山上,后人在临蒸驿站建祠,宋代重修石鼓书院时迁祠于石鼓山上。祠是单层平房,匾额三字由中央美院教授、书法家钱绍武手书,对联由清乾隆六十年(1795 年)湖南清泉县知县、戏曲家范鹤年撰文,由现代军旅书法家、中将李铎手书。
在大观楼前平台的正中,矗立着一尊高 3.4 米、重约 1.8 吨的孔子紫铜塑像,石鼓书院在每年 9 月 1 日会在此举行 “开笔礼”(也叫破蒙),9 月 28 日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孔大典。祭孔大典在宋代书院初创时便有,北宋至道三年(997 年)还曾建先圣殿供奉孔子像,每年春秋各进行 1 次祭孔大典,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各有 1 次常规祭祀。大观楼一楼部分还原了书院讲堂的布景,2 把座椅分别是山长(主讲)和副讲所坐,一位讲一位解释,此为 “讲解” 一词的由来。椅子后方挂有石鼓七贤的木刻像,后厅是景区文创商铺;二楼是藏书楼,但不对外开放。
书院的合江亭是最早的景观建筑物,是唐贞观年间,衡州刺史齐映修建的。在石鼓书院,这里就是最佳风景观赏处,亭楼上可登高揽胜,墙壁上挂着韩愈当年遭贬途经衡阳、游览石鼓山感慨万千吟下的千古绝唱《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
石鼓书院历代成才者众多,尤以晚清湘军四大领袖 “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 之彭玉麟知名于世。这里还流传着许多文人墨客的故事和传说,为书院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唐代处士李宽在此结庐读书,开创了石鼓书院的先河;宋代朱熹、张栻等大师来此讲学,四方学者接踵而至,盛况空前。
站在石鼓书院内,望着眼前的古建筑和三江汇流的壮观景象,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对话,感受他们的才情与智慧,领略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
东洲岛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区东南面的湘江中央,长约 2 千米,宽约 200 余米,沙滩面积 25 亩,东面水域宽 300 米,西面水域宽 500 米,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每日最大承客量为 5000 人,为古衡州八景之一。东洲岛由湘江流水多年冲积而成,形似大雁,与长沙橘子洲、岳阳君山岛并列为湘江流域三大洲,彭玉麟、王闿运、杨度等人曾在此游览讲学、兴办书院,拥有东洲桃浪、风雨廊桥、柳岸芙蓉、暮鼓晨钟、船山讲堂、雁礼 18 馆、儿童乐园、夫之楼等景点。
从市区前往东洲岛,交通十分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可达,如 447 路、137 路、181 路、126 路、170 路公交车,均可将您送至东洲岛附近。也可选择乘坐东洲古渡轮渡,在江上欣赏沿途的风景,别有一番滋味。
踏上东洲岛,仿佛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岛上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空气清新宜人,宛如一颗镶嵌在湘江上的绿色明珠。沿着环岛步道漫步,一侧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另一侧是波光粼粼的湘江,江风拂面,让人倍感惬意。
东洲岛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岛上的船山书院更是声名远扬。船山书院始建于 1885 年,由湘军名臣彭玉麟捐银 12000 两修建而成,是清末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衡阳市一中的前身和湖湘文化的文脉所在。书院内的建筑古朴典雅,保留了过去三进四合院的古典式建筑布局,庭院深深,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走进书院,仿佛能听到往昔学子们的朗朗书声,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这里,还可以了解到王船山先生的哲学思想、王闿运的治学态度以及彭玉麟的英雄气节,深入领略湖湘文化的魅力。
在岛的北头,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罗汉寺,为衡州禅宗四大寺之一。寺庙建筑格局紧凑,红墙青瓦,庄严肃穆。寺内香烟袅袅,香客络绎不绝,每逢佛诞等节日,更是热闹非凡。踏入寺内,聆听着悠悠的钟声和僧人的诵经声,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仿佛尘世的喧嚣都被抛诸脑后。
夫之楼是东洲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宏伟壮观,亭台飞檐,静谧雅致。登顶夫之楼,视野开阔,可将湘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湘江的碧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楼前有一大片坪地,绿草如茵,是游客们休闲娱乐、露营野餐的好去处。
东洲桃浪曾是衡阳古八景之一,每逢春季,岛上桃花盛开,如粉色的云霞般绚丽夺目,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仿佛下了一场浪漫的花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即便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岛上的自然风光依然美不胜收,四季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东洲岛不仅是一个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的所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能领略到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衡阳之旅中不容错过的一站。
两天一夜的衡阳之行在充实与满足中画上了句号,回顾这段旅程,每一处风景、每一次体验都宛如璀璨星辰,在记忆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南岳衡山的壮美秀丽、建湘的复古创新、民俗文化广场的烟火气息、保卫里的文艺怀旧、石鼓书院的文化底蕴以及东洲岛的诗意悠然,共同交织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衡阳画卷,让人沉醉其中,难以忘怀。
衡阳,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既有大自然赋予的壮丽山川,又有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还有那烟火人间的温暖与热情。它宛如一颗深藏在湖湘大地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奥秘。
此次衡阳之旅虽已结束,但它留下的美好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心间。我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续写与衡阳的精彩故事,继续探索它更多的未知之美。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衡阳,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开启属于自己的难忘之旅。